找到相关内容218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学的组织法

    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又称为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1.契经:音译修多罗,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于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及波罗提木叉经等...内容、意义等,加以判别、解释,以明佛陀一代教法的真义。  判教在中国特别盛行。这是因为鸠摩罗什译经时代的学者,对于佛说的经典各有不同见解。罗什圆寂之后,六朝之间,对于经典的翻译更为兴盛,不但有大乘经典,...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169144.html
  •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佛演说十二因缘,为大乘人明于六度。行因各别,得果不同,谓三乘别教。[9]  “别教”在此为因机施教之义,佛陀针对学人不同的根性而说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含义,除了在判教系统中作名词使用外,在某些语境中也作...不过,从“因机施教”引申出来的针对个别人士的特别教授所含有的殊胜义在此时还未彰显。  特别标示唯识教法的殊胜,有不共小乘及大乘余宗之意的“别教”,最早出现在真谛译籍中。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正月十六...

    刘朝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273558.html
  • 浅议和谐法门

    即如来。”(同上)并且总结道:“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同上)这番立根于“实思惟”(般若空观、中道实性)、佛性本体这两种全部大乘教法赖以成立的思想...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同上)  (四)慈悲对社会伦理建设的启示  1、菩提属于众生  慈悲在整个大乘教法中所占据的地位已如前述。将之视为佛教所包蕴的和谐思想的指导精神,也应当是没有...

    兆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682059.html
  • 万世译经师——鸠摩罗什菩萨略传

    吧!我的心意,如同大地般的坚固,不可能丝毫被动转的!」魔力的一再干扰完全失效,于是鸠摩罗什菩萨持续在龟兹国,读诵了更多的大乘经论。两年的光阴,已能通达大乘教法的奥秘。   龟兹王于是特为鸠摩罗什菩萨...,而成为禅修宝典;《梵网经》,促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鸠摩罗什菩萨在中国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鸠摩罗什菩萨弘扬大乘教法,志在广演、阐明妙理;但观察当时...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94086286.html
  • 婚姻和家庭对修行的束缚和障碍:莲师开示

    体现大乘教法的上师,去领受能体现自心本性之真实了悟的口诀教授。   要寻找一个必需品方便可得的安全闭关处所。安顿下来,坚毅精进地修行。不要懈怠延迟,赶紧填满你的宝库吧①!   ①这是指以福德与智慧二资粮来填满你的宝库。   要与那些虔敬、坚毅、明智的同伴为伍,要修持能在解脱道上引导你的教法,要如同回避毒药一般,避开会引至恶趣的恶行。要让自己持续浸淫在大乘之根,悲心之中。至于你的首要目标,就是...

    莲师

    莲师开示|莲花生|西藏|佛法|信心|自心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111453325720.html
  • 狮吼棒喝(8)

    ?   问:如果业力是不会消失的,忏罪又有何用处呢?  答:在佛陀开示因果教法时,为了确立大众对因果之信念,并未开示忏罪之法门,只说业力固定及有因必有果报。在佛陀开示大乘教法时,才教示了忏罪之...成为了解脱之因;如果以菩提心为动机去修定,则成为了成佛之因。只修禅定而不修菩提心,并不能令你成佛,也不属于大乘的修持。如果你连出离心也未有,则你的禅定修持根本未能算入佛法之修持之中,所以你的禅定既不会令...

    祈竹仁波切

    |开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0831184432.html
  • 认识菩提心·问答篇

    未来际修行和弘法的核心。我希望,这一教法也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学员:发菩提心是否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   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属于两种不同层面的发心。大乘经论中主要以菩提心为主,很少涉及出...机会学习大乘教法,最终回小向大,由出离心转向菩提心。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对法尊法师翻译的《菩提道次第论》极为赞叹,因为这条路确实比较稳当。宗大师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建构的三主要道,纠正了学人...

    济群法师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21335233113.html
  • 《戒律学原理》摭言

    得道之人。如用通俗的话,称之为“有道之士”就对了。而大乘的菩萨,包括出家比丘、比丘尼,和普通在家的居士。换言之,世尊说法,在专对比丘和比丘尼的出家之外,何以又发展出大乘教法的路线呢?事实上,佛教的大乘...佛教十宗挺放异彩。  从此以后,佛教在中国各地的传承,便宗奉南山律学,采取四分律作为根本,配合大乘律法,采取介于《华严》与密乘之间的《梵网经》,定作大小乘三坛戒学一贯的传承,直到如今。但很遗憾,自...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0339654.html
  • 佛教经典常谈\四、大乘经典的性格

    等的限制。因此,虽然冥想中的佛陀不发一语,但听众却接受到各种教法。从冥想中出来的佛陀与听众间的问答有时只不过是辅助性的意味。  因此,没有心理准备的读者阅读大乘经典时,或许会觉得是满纸荒唐言,但是佛教...者的心境与佛陀的心境没有任何区别。主张任何人皆可解脱成佛的大乘教法,或许才是原本的佛教⒃(在巴利文《经集))(Suttanipāta)特别古雅的诗句中,有五处应该作「诸圣者」的地方却记为「诸佛陀」(偈...

    渡辺照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2941087.html
  •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三)

    并且他们多半以修习小乘法为足。难以见到不以只学小乘为足,而加上进修大乘教法的。而要找到像你们二位这样,不以修大乘法为足够,因而学习和修持金刚乘教法的人,更是极为稀有。中国的《大藏经》虽含有许多大乘的...无畏地依此带来安乐的教法前进。愿一切众生都能净除莫须有的恐惧,并且享受此轻柔法雨,因而得以佛法净除一切垢秽,使众生的心皆能如被雨水冲洗过后的噶伦堡一样的光洁。心中一边如此作意,转眼就到了‘五槐茅蓬’。...

    陈健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1443869.html